Lecturer (higher education)
Gender:Male
Date of Birth:1986-06-21
Education Level:博士研究生
Degree: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Date of Employment:2024-07-15
School/Department:建筑学院
E-Mail:
Status:在岗
Administrative Position:讲师
Honors and Titles:
2020-12-31 2020年教育部港澳台奖学金二等奖
2019-12-31 2019年教育部港澳台奖学金一等奖
2017-12-31 2017年教育部港澳台奖学金二等奖
The Last Update Time: ..
航站楼室内环境品质研究
我国正处于民航事业快速发展期,未来将有大量新建和改扩建民航机场出现。而与普通大型公共建筑相比,机场航站楼具有大体量、运行时间长、单位建筑能耗高的特点。为了实现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航站楼的建设面临新挑战。
首都机场在2008 年总能耗达到了6.73万吨标煤,全国民用机场总能耗更超过50 万吨标准煤。从调研获得的航站楼单位面积能耗来看,现有航站楼单位面积能耗达到现有节能标准对于商业办公楼能耗要求的两倍,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对新投运机场的机场数量和建筑面积的预估,参考现阶段航站楼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量进行运算,至“十三五”末,民航机场航站楼电耗将达到22.0亿-23.4亿kWh。
航站楼不仅存在建筑能耗高的问题,而且对大量旅客进行的现场调查中,发现航站楼室内存在声、光、热与空气质量环境的各种问题,导致旅客产生抱怨。
随着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旅客出行对环境舒适的要求提高,航站楼室内环境营造与能耗的问题日渐突出,具体表现为航站楼建设过于追求高大空间,既没有提高旅客满意度,又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这应该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我国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航站楼此类高能耗建筑也是主要责任领域之一,因此,通过对旅客满意度的分析与对比,研究我国航站楼室内物理环境与空间高度之间的关系,在航站楼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与空气品质进行现场实测与模拟计算,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提高航站楼物理环境品质的同时实现节能的目标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可以说,本研究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形势下,探索研究如何为航站楼降低运行能耗、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关键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