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福
![]()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点击次数:
【旧文重现:秋之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每当吟诵起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我便沉醉于金秋的独特魅力。
泉州的秋天似乎总是姗姗来迟且意味朦胧。漫步秋日的华园,极目之处犹见绿色点点,只是校园小径的那一片片落叶、一簇簇枯落的花瓣,和着那习习凉风婆娑曼舞,才让人想起了秋天的到来。
啊,天凉好个秋!我钟情于秋天独特的魅力。
秋天是美丽的。它没有春天的幻想和萌动,没有夏天的狂躁和喧嚣,也没有冬天的死寂与冷漠。它有着春天的靓丽和绚烂,却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它有着夏天的热情与豪放,却平添了几分冷静与沉着;它有着冬天的沉静,但陡增了几分的浪漫和魅力。“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似二月花”,秋风中那婆娑多姿的红叶,就连身在旅途的诗人杜牧也不禁驻足观叹、流连忘返。
秋天是壮实的。它没有春天的稚嫩和脆弱,没有夏天的冲动和贪婪,也没有冬天的宿命与落寞。它阐释着春天的梦想与憧憬,糅合着夏天的汗水与耕耘,把那灿烂的笑靥,鲜艳夺目地写在那低垂的果实上,一任身后夕阳西下。
秋天是浪漫的。它没有春天的激情勃发,没有夏天的欲罢不能,更没有冬天的冷漠寂然。它以金色的霞光为帐幔,以红色的枫叶为衬景,以习习的和风为旋律,为一对对痴男怨女营造了温馨曼妙的舞台。武侠影片《十面埋伏》中那一幅幅令人震撼的金秋外景,无不为那打打杀杀的冷酷场景平添了几分的浪漫与温情。
秋天也是伤感的。它少了几分春天般的无忧无虑,逊让了几分盛夏的激情四射,也隐讳了几分冬日的凄然无奈,却平添了丝丝的怅惋与留恋。它是从辉煌走向凋落的节点,面对着随之而来的谢幕,怎能不令人嗟惋满怀、依依不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此,秋天的结果同时意味着走向衰微和更替。正如四季的更迭变换,人生的兴替盛衰是不可逆转的。因而,秋天独具的伤感流连也就在所难免了。喜中有悲,悲欣交集,也许这正是秋天独特魅力之所在吧。
秋天是美丽的,是壮实的,是浪漫的,也是伤感的。它象征着人生的成熟和收获,是轰轰烈烈的浪漫,也是凄凄戚戚的凋零。它既有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般的感动与浪漫,也有着李清照那“冷冷亲情凄凄惨惨戚戚”般的怅然若失,令人唏嘘不已。然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从开花到结果,从结果到凋谢的过程。轰轰烈烈地浪漫,实实在在地结果,坦坦荡荡地凋谢,其本身就是一个壮美的过程。“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曾经的激情彭湃与活力四射,正如日本的樱花一样,绚烂夺目地盛开,坦然悲壮地谢幕,赋予了生命的“瞬间之美”,虽悲凉而壮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的凋谢,昭示着新的希望即将到来。
走在深秋的华园小径,仰望落英缤纷,我沉醉于习习和风之中,心中便豁然开朗……
(2006年11月19日 凌晨写于华大观兰斋,后发表于《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