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5-07-01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入职时间:2011-06-30
在职信息:在岗
学科:中国哲学
学术荣誉:2017 当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最后更新时间:..
点击次数:
发表刊物:第五届世界儒家大会学术论文集
刊物所在地:文化艺术出版社
关键字:《中庸》;早出;义理推断
摘要:从义理上看,《中庸》是儒学内化的早期文献,其成书应当早出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这里的“早出”是就《中庸》的思想而非文字来说的。所谓义理推断,即不局限于《中庸》的个别章句、字词及文风等文本上的时代性,而是专注于《中庸》的义理,并把《中庸》的义理放于儒学内部的发展脉络之中,以考察推定其出现时间。这种方法有两点好处,第一,它可以照顾到传统文献关于《中庸》作者与成书的说法;第二,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怀疑论者所制造的麻烦。这些人老是拿地下的东西说事。有人说,一位农民一不小心从地下挖出来的一片竹简,可以把辛苦十年的考证结论全盘推翻。确实,与先秦很多典籍一样,从文献考订上对《中庸》的作者和成书做出任何确定的断言,都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但从义理上推断,却不致如此。即使哪一天有好事者突然从秦汉的一座古墓中“真的”挖出一篇《中庸》来,也不能完全就确定今本《中庸》是晚出的,更不能断定《中庸》的思想就是秦汉人的手笔。这是显而易见的。先秦的很多典籍都是经过后人多次整理编订才保存下来的,在每次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不敢保证整理者就不会掺入他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和文字风格。所以,一本书的语言是后代的,但思想是前人的,这种情况也是极有可能的。
页面范围:343-350
字数:18000
是否译文:否
发表时间:2012-12-07
第一作者:杨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