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勇(土木工程系副主任)
  •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土木学科实验大楼505办公室
电子邮箱:
职务:土木工程系副主任

学科:结构工程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课题组博客
参观调研八尺门渡槽工程(2020年11月29日)
点击次数:

2020年11月29日,课题组叶勇老师带领硕士生江德贤、汤钜荣前往漳州市东山县参观调研八尺门石结构渡槽(向东渠)。

50年前,东山县依托八尺门海堤,建设向东渠渡槽,将漳江水引入东山岛,彻底改变了当地生产生活缺水的局面。50年后的今天,八尺门渡槽已不再承担引水功能,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全和生态环境,根据八尺门海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的需要,建在八尺门海域抛石海堤上的向东渠渡槽将异地迁移。

  

漳州八尺门渡槽1-20201129.jpg

 图1 向东渠节段(石拱)-网络图片

 

 漳州八尺门渡槽2-20201129.jpg

图2 石拱局部特写

 

漳州八尺门渡槽3-20201129.jpg

图3 八尺门海堤节段

 

漳州八尺门渡槽-20201129.JPG

图4  调研人员合影

 

附八尺门渡槽网络资料:

 

云霄、东山两县共建。

1970年春旱严重时,云霄拟于马铺峰头拦溪筑坝,引水灌田。

5月,县革委会主任李文庆到东山县参加龙溪地区抗旱现场会议,目睹东山严重旱情,在地区领导人协调下,决定与东山县共建向东渠,改变原设计方案,将坝址上移,使到达陈岱八尺门的水位高程提高到18米,以送水东山。

8月28日,县成立向东渠工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由李文庆任领导小组组长,武装部副部长宋修亭任指挥。

9月3日,以公社、农场为单位成立民工团并召开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3000多人誓师大会。

9月17日破土动工,上场民工及工人、干部、学校师生计4万余人。指挥部施工组由省、地区下放的工程师和县水电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王梓才、陈维勤、吴禹门、张意平、林振枢、杨福成等以及工人、农民技术员计50多人组成。

1973年3月12日竣工通水。工程总投资1074.4万元,其中省水电厅拨款460万元,地区水电局拨款105.5万元,县财政拨款105.75万元,社队自筹和劳力折价403.15万元。完成工程量438.2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74.86万立方米),使用劳力622.93万工日(其中技工263.8万工日)。1971年9月,成立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组织干部和民工共1万多人,与云霄人民共建向东渠。向东渠是峰头水库(库容1.77亿立方米)的主干渠,从乌山南麓到东海滨,跨海峡,贯两县,全长85.81公里。东山负责从云霄杜塘水库至东山红旗水库的35.7公里主渠工程,和打通云霄土地岭及水尾岭2条共长499米隧洞,并在水尾砌筑1座长30米的连拱拦河坝。1972年2月底,完成主干渠挖填土方,即投入各类建筑物施工。其中包括5立方米/秒流量的石拱渡槽3784米、八尺门跨海钢丝网混凝土渡槽560米、墩57支(墩高21米);石砌圆形暗涵3座,总长770多米;单、双边砌石渠51段,总长4700多米;另有大小型配套建筑物206座。全线于1973年3月13日正式通水。《福建日报》1973年5月28日以“劈山跨海造长河”为题,《人民日报》1974年3月13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导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团结协作,共建向东渠的业绩。

1973年4月,开始建设支渠(3~1立方米/秒流量),经过3年多努力,完成杏陈、城关、前楼3条支渠和陈城支渠从分水闸至官路尾段,共通水35.55公里。其中较大型建筑物有坑内U型薄壳砼渡槽180米;康美、后林、建宅3座钢丝网渡槽,共长1418米;顶西铪渡槽376米;县农械厂、下湖、古港、钱岗、前佘、坑北、径里等地段的7座石拱渡槽共6218米、8座石砌暗涵共长1418米;其他中小型配套建筑物285处。全程完成土石177.03万立方米,投入劳力405.83万工(日),国家投资476.71万元。

1973~1986年的14年间,向东渠引水6950万立方米,年均引水496.4万立方米。向东渠的建成,增辟水资源,为发展东山经济创造良好条件。但因资金缺,陈城支渠半途停建,杏陈、城关、前楼支渠配套尚不完整。主干渠未能正常引水,大雨引大水,小雨引小水,无雨无水引。因而,设计灌溉面积5.2万亩,但实际只灌1.2万亩。

个人简介

叶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承志学者。现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现代组合结构和抗震防灾创新团队党支部书记获评华侨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从事结构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高校青年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等科研项目;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泉州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篇,1论文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年度出版奖。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1项等;多次指导本科生获得华侨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曾参与中国尊大厦(528m)巨型柱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与评估、传统石砌农房绿色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要工程实践。获华侨大学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华侨大学优秀班主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所带领的研究生课题组关注前沿科研领域,致力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推进课题研究进展;多名硕士生在读期间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曾获全国高校土建类学科(专业)优秀学位论文、华侨大学研究生承志英才优秀学位论文等,并在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FYI:课题组每年接收3-4名研究生,欢迎关注和咨询。

微信:qzyeyong

邮箱:qzyeyong@126.com


【课题组部分合影】


本科生指导交流合影:

本科生茶话会8.jpg

研究生毕业合影:

fc84266de77375d236418012e4f8794.jpg

试验研究合影:

预制预应力增强条加固石板受弯性能试验-20220922.jpg

团建活动合影:

20230305石狮市观音山1.jpg

泉州洛阳桥-20211017.jpg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

  • 传真 :

  • 通讯/办公地址 :

  • 邮箱 :

  •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