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课题组投稿国际期刊Structures的论文“Stone prism encas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被录用,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叶勇老师,通讯作者为刘阳教授。
面对闽东南地区大量石结构房屋拆除后遗下大量废弃石材的现状,课题组提出了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结构构件形式,将石材与钢管混凝土结合,利用钢管的约束作用,改善石材脆性属性,同时内填料石也可进一步提高普通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该文进行了SCFST短柱的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含石率、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对试件破坏形态、荷载-变形关系曲线、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论文的研究工作补充和丰富了钢管混凝土科学的内涵,同时也为废弃石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图1 SCFST试件示意
叶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闽江教育领军人才”闽江学者、华侨大学承志学者。现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现代组合结构和抗震防灾创新团队党支部书记。获评华侨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从事结构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高校青年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科研项目;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泉州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60篇,1篇论文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年度出版奖。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1项等;多次指导本科生获得华侨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曾参与中国尊大厦(528m)巨型柱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与评估、传统石砌农房绿色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要工程实践。获华侨大学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华侨大学优秀班主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所带领的研究生课题组关注前沿科研领域,致力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推进课题研究进展;多名硕士生在读期间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曾获全国高校土建类学科(专业)优秀学位论文、华侨大学研究生承志英才优秀学位论文等,并在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FYI:课题组每年接收3-4名研究生,欢迎关注和咨询。
微信:qzyeyong
邮箱:qzyeyong@126.com
【课题组部分合影】
本科生指导交流合影:
研究生毕业合影:
试验研究合影:
团建活动合影:
邮编 :
传真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