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Update Time: ..
张大山,山东省夏津县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
现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常温和火灾作用时建筑结构极端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在ASCE期刊《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入选2018年厦门市重点人才、2015年华侨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科技提升计划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研究成果获2014年度、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排名第2、第3),2013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6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202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学科试验大楼503房间
QQ:14805484
Tel:15160721996(微信同号)
E-mail:zhangds@hqu.edu.cn
主持科研项目
[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支承双向板抗火性能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01107),2023.8-2026.8。
[2] 普通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抗火性能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051),2019.4-2022.4。
[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抗火性能及设计方法。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638),2015.4-2018.4。
[4]钢筋混凝土梁-板子结构在建筑抗连续倒塌中的受力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308233),2014.1-2016.12。
[5]大变形下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计算。华侨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项目(13BS302),2013.8-2015.7。
[6]张大山. 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资助计划“地铁隧道结构的火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ZQN-PY314)”, 2015.10-2019.9。
[7]变电站构架耐火性能及防护措施评估技术服务。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2021.11-2022.6。
承担的主要课程
在专业教学方面,独立讲授本科生骨干课程《材料力学》、《建设法规》和《工程制图与识图》等。
讲授的《材料力学》课程,获评华侨大学2022年度优质课程。
在《材料力学》教学方面,建有数字课程资源,供学生们访问和下载资源。
运行平台:华侨大学超星数字课程中心平台;
访问链接: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06156626.html
通过鉴定和获奖项目
[1] 大挠度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2013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颁奖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定)。
[2]钢筋混凝土楼盖抗火设计理论及应用,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颁奖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3]H型钢钢框架火灾下稳定计算方法与应用,2016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颁奖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4]环保型足尺建筑结构抗火试验平台,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颁奖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5]2018年福建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徐玉野、张大山、杨恒,二等奖。
[6]2022年、2023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指导教师,三等奖。
[7]2024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
[8]2024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社会学术兼职
[1]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2] 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
[3] 担任《Structures》、《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学报》、《长安大学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工业建筑》等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评审专家。
主要论文
[1] Zhang D., Qi J., Wang H.*, Wang K., Dong Y., Zhou G. Essential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System in Fire Revealed by Structural Stressing State Theory[J]. Buildings, 2024, 14, 1964. (SCI)
[2] Zhang Dashan*, Lin Xuhua, Wang Huiqing, Dong Yuli, Zhang Jianchun, Hu haoc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ire behaviour and quantitative restraint force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systems[J]. 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22, 148(10): 04022156. (SCI)
[3] Zhang Dashan, Lin Xuhua, Dong Yuli, Yu Xiaohui*. Machine-Learning-Based 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fire[J]. Structures, 2023, 53: 581-594. (SCI)
[4] 张大山*, 胡浩灿, 黄栋强, 董毓利, 徐玉野, 王慧青.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抗火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24, 45(2): 25-37. (EI).
[5] 张大山*, 林旭华, 于晓辉, 董毓利. 火灾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失效概率评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51(7): 90-97. (EI).
[6] 张大山*, 张建春, 王慧青, 等. 空间约束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抗火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22, 43(2): 52-64. (EI)
[7] 王慧青, 张大山*, 林旭华, 孙伟. 碳纤维增强复材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压圆柱可靠度评估与规范评价[J]. 工业建筑, 2021, 51(6): 206-211. (北大核心)
[8] 王慧青, 张大山*, 张建春, 黄栋强. 核心受压玄武岩纤维管约束混凝土圆柱的声发射特性[J]. 工业建筑, 2021, 51(5): 196-203. (北大核心)
[9] 洪铁东, 张大山, 王卫华*, 蔡敏伟. 高强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单轴受压声发射特性[J]. 华侨大学学报, 2021, 42(3): 351-357. (北大核心)
[10] 张大山, 王慧青*, 张建春, 王婧奇. 端部约束部分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2): 66-76. (CSCD)
[11] 张建春, 张大山*, 董毓利, 王卫华, 卢鑫. 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声发射监测及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 2019, 40(2): 156-163. (北大核心)
[12] 张建春, 张大山*, 董毓利,王卫华. 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内力变化的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 2019, 36(6): 183-192. (EI)
[13] 张建春, 张大山*, 董毓利, 王卫华, 卢鑫. 火灾下组合楼盖的次梁布置与声发射损伤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5(5): 849-857. (CSCD)
[14] 张大山*, 张建春, 董毓利, 卢鑫. 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声发射特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8(6): 69-78. (CSCD)
[15] 张大山*, 董毓利, 房圆圆, 秦德峰. 普通钢板墙柱型剪切耗能装置抗震性能研究[J]. 工程力学, 2017, 34(5): 84-94. (EI)
[16] 张大山*, 董毓利, 房圆圆. 考虑受拉薄膜效应的板块平衡法修正及在混凝土双向板中的应用[J]. 工程力学, 2017, 34(3): 204-210. (EI)
[17] 王慧青, 张大山*, 李艳艳. 火灾下钢梁弯扭屈曲临界温度的计算方法[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 39(8): 32-35. (中文核心)
[18] Zhang Da-shan, Dong Yu-li*, Fang Yuan-yuan. Behaviour of full-scale two-way simply supported concrete slabs in fires [J].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14, 66(16): 836 –844. (SCI)
[19] 张大山*, 董毓利, 吴亚平. 混凝土单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5): 1253-1257. (EI)
[20] 张大山, 董毓利*, 朱崇绩. 大尺度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5): 956-961. (EI).
[21] 张大山, 董毓利*, 吴亚平. 改进机动法计算大变形下混凝土单向板承载力[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1) :37-42. (EI).
[22] Dashan Zhang*, Yuli Dong. Theoretical Model for Limit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One-way Concrete Slabs at Large Displacements[J].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2012, 4(10):235-243. (EI).
[23] Dashan Zhang*, Yuli Dong. Experimental Behavior of One-way Concrete Slabs at large displacements[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05-107: 1035-1039. (EI).
[24] 张大山*, 董毓利.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12(27): 7119-7122. (中文核心).
获得和正申请的专利
[1] 张大山, 张建春,等. 一种研究火灾时楼盖损伤机理的实验装置, 专利号: CN201822026716.5. 授权公告日: 2019年08月30日.
[2] 张大山, 张建春, 等. 一种火灾下梁-板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的测试装置, 专利号: CN201821062839.8. 授权公告日: 2019年05月03日.
[3] 张大山, 李艳艳, 等. 一种组合楼盖抗火性能的测试装置, 专利号: ZL 2017 2 1809333.4. 授权公告日: 2018年08月17日.
[4] 张大山, 王慧青, 等.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板, 专利号: ZL 2017 2 1370437.X. 授权公告日: 2018年05月22日.
[5] 张大山, 王慧青, 等.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板, 专利号: ZL 2017 2 1370120.6. 授权公告日: 2018年05月22日.
[6] 张大山, 董毓利, 等. 一种自平衡式实现建筑试验构件端部约束的方法及装置, 专利号: ZL 2015 1 0622360.X. 授权公告日: 2017.7.21.
[7] 李海锋,董毓利,张大山. 三向拟静力试验的作动器连接装置, 专利号: ZL 2014 1 0008491.4. 授权公告日: 2017.1.4.
[8] 张大山, 董毓利, 等. 一种用于混凝土双向板大变形加载的试验装置, 专利号: ZL 2015 2 0752602.2. 公告日: 2016.4.13.
[9] 董毓利, 张大山, 等. 一种箱梁截面上剪应力分布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专利号: ZL 2015 1 0143830.4. 授权公告日: 2017.04.12.
[10]董毓利, 张大山, 等. 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内压力测试方法, 专利号:ZL 2013 1 0428458.2. 授权公告日:2016.07.06.
人才培养
博士:
[1] 张建春(2014.09-2020.07)硕博连读,结构工程专业,与董毓利教授联合培养。毕业论文:钢-混凝土组合受弯构件火灾行为研究。毕业去向:厦门市住房局(福建省委组织部2020届博士选调生)。
硕士:
[1] 李艳艳(2015级),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钢框架约束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抗火性能研究。毕业去向:河南省中原公路勘察设计院。
[2] 林国进(2016级),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BFRP管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研究。毕业去向:三明学院。
[3] 戴玉成(2018级),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高温下UHPC-NC叠合面抗剪性能研究。毕业去向: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4] 黄栋强(2018级),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抗火性能与声发射特性研究。毕业去向: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5]林旭华(2019级), 结构工程,毕业论文:火灾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可靠性分析。毕业去向: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助理。
在读硕士生:
[1] 胡浩灿(2020级)
[2] 杨 钊(2020级)
[3] 王 康(2021级)
[4] 黄鸿章(2021级)
[5] 林炜杰(2022级)
[6] 方 钰(2022级)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博士研究生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Study as Master's Candidates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大学本科  Bachelor's degree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