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男
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电子邮箱: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姓 名:欧达毅(博士,教授,博导)
现任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市生态建筑营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南京大学(学士、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委员。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所在单位: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1996年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全国第14位),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所属专业: 建筑技术科学
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声学、城市声环境、园林声景观等建筑技术科学相关领域
研究团队:华侨大学建筑声学研究室
团队精神:同频共振、砥砺强声
核心内容:隔声降噪、厅堂音质、办公声场、城市声景
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SSCI论文30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22篇,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参编国家标准3项、协会/团体/地方标准3项。
人才培养: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已毕业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4人(已毕业17)。指导学生以1作身份发表(录用)学术论文41篇 (含SCI&S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26篇)。指导学生获2022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一等奖、三等奖),2020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2023获第九届“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银奖),2024获第十届“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金奖、优秀奖),2013年“博地杯”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提名奖)。
承担《建筑(城市)环境物理》、《厅堂音质设计》、《厅堂音质评价与噪声控制》、《声景观学原理与实践》、《建筑声环境创新与绿色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前沿》、《建筑环境模拟与辅助设计》等本、硕、博课程教学。
科研项目:
一. “隔声降噪”方面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252):复杂边界条件和任意加筋处理对双层平板建筑结构瞬态声振响应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薄厚板通用理论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214):弹性边界条件对平板型建筑结构瞬态声振响应特性的影响
(3) 主持,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
(4) 主持,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6)
(5) 主持,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ZB06),面上项目:复杂边界条件对薄、中厚平板型建筑结构的瞬态声振响应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6)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ZQN-PY117):建筑结构声振隔绝性能的研究与优化
(7) 主持,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17G039):建筑结构隔声性能科学评价方法与优化技术研究
(8) 主持,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2BS111):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二. “厅堂音质”方面
(9) 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J2025MGCA03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世界级“非遗”南音声学活态传承与利用研究
(10) 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1B075): 声学特性视角下的世界非遗“南音”的保护和传承
三. “办公声场”方面
(11) 主持,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ZA02),重点项目: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开放式办公室室内声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12) 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070):语言私密度相关室内声学参数对开放式办公室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四. “城市声景”方面
(13) 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18):闽南地域特色视角下旅游景区声景观质量评价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
(14) 主持,厦门市人文社科基地调研课题(XM2025JDB06): 厦门鼓浪屿侨文化特色声景遗产识别和旅游发展应用对策研究(厦门市重点课题)
(15) 主持,泉州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术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育决策咨询项目(QZKJSXK201607):泉州市景区的声环境现状调研与管理对策研究
五. 其他
(16) 主持,泉州市创新驱动助理工程学术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育项目(2017):香港访问学者项目资助
(17) 主持,华侨大学教改课题(15JGYB27):“学生为主体”理念在建筑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代表性成果:
第一部分:建筑隔声降噪
(1) 一作,Low frequency sound insula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tiffened building structur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94:802-809, 2015.12.(SCI收录) 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 一作,Transient vibration and sound radiation of a stiffened plate.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19(9):1378-1385, 2013.07.(SCI收录)
(3) 一作,Optimization of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 plate structure by modifying boundary condition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2(1):EL56-EL62, 2017.07.(SCI收录)
(4) 一作,Minimizing the transient vibroacoustic response of a window to sonic booms by using stiffener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35(4):1672-1675, 2014.04.(SCI收录)
(5) 一作,The effects of elastic supports on the transient vibroacoustic response of a window caused by sonic boom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30(2):783-790, 2011.08.(SCI收录)
(6) 一作,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sound transmission of rectangular baffled plates with general elastic boundary condition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29(6):EL274-EL279, 2011.05.(SCI收录)
(7) 一作,Modification of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late structures with fluid loading.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0(8):1-11, 2018.08.(SCI收录)
(8) 一作,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aximizing the low frequency sound insulation of plate structures. Shock and Vibration 2018, Article ID 7849327, 8 pages, 2018.07.(SCI收录)
(9) 一作,Prediction of the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of a stiffened window.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34(4):359-368, 2013.11.(SCI收录)
(10) 一作,A review of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he transient vibration and sound radiation of plates. Journal of Low Frequency Noise, Vibration and Active Control 32(4):309-322, 2013.12.(SCI收录)
(11) 三作,Optimized mounting positions for vibratory machines in buildings based on structure-borne soun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machine s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24(3):558-566, 2019.(SCI收录)
(12) 三作,Optimization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for a supporting structure with two installed coherent machines. Applied Acoustics 127(12), 2017.(SCI收录)
(13) 三作,The effects of fluid loading and elastic support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low-frequency noise through a single-pane window.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 58(2), 2010.(SCI收录)
(14) 一作,边界条件和加筋参数对平板型建筑结构低频隔声性能的影响分析.建筑科学32(10):80-85, 2016.
(15) 一作,管道内部扰流板流噪声分析方法综述.建筑科学30(4):115-120, 2014.
(16) 一作,建筑窗体低频隔声性能综合分析.建筑科学29(12):6-10, 2013.
(17) 一作,Free flexur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stiffened plates with general elastic boundary supports. World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8(2):96-102, 2012.
(18) 一作,遗传算法的平板建筑结构瞬态隔振性能边界条件优化方法.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1(4):474-477, 2020.
(19) 一作,考虑加筋效应的薄板结构低频声传递损失.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38(5):649-652,2017.
(20) 独立导师,弹性边界条件对单双层玻璃窗隔声性能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5)
(21) 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平板结构瞬态声辐射的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9117502B(授权日20220902),专利号:ZL201810726158.5
(22)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瞬态隔振性能的平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8763641B(授权日20220506),专利号:ZL201810360720.7
(23)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低频隔声性能的平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7562993B(授权日20201020),专利号:ZL201710610891.6
(24) 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流体负载效应的平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3699778B(授权日20170111),专利号:ZL201310631762.7
(25) 发明专利,一种加筋板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2930137B(授权日20160518),专利号:ZL201210376675.7
(26)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活动加筋条的抗声爆隔音窗及其设计方法,授权号:CN103334681B(授权日20150624),专利号:ZL201310201071.3
(27)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GB/T19889.2-2022《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2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应用》(发布日期2022-03-09)
(28)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协会标准T/CECS 1393-2023《住宅建筑噪声控制技术规程》(施行日期2023-01-0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第二部分:建筑室内声学
(1) 通讯,The impact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n work productivity in university open-plan research offic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24:78-89, 2017.11.(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 通讯,A comparative field study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wo types of open-plan offices: Open-plan administrative offices and open-plan research offic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48:394-404, 2019.01.(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3) 通讯,Effects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and work modality on scientific reading productivity in open-plan offic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4 pages, 1 October 2023, 110734), 2023.10.(博士生为1作, SCI收录)
(4) 通讯,The effects of indoor plants and traffic noise o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me offic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1003268 (16pages,), 2022.09.(博士生为1作, SSCI收录)
(5) 通讯,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reverberation time and traffic noise on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pplied Acoustics 179:108082(11pages), 2021.08.(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
(6) 通讯,The effects of masking sound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on work performance in Chinese open-plan offices. Applied Acoustics 172: 107657 (11pages), 2021.01.(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
(7) 通讯,The effects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n English scientific literature reading in Chinese open-plan offic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7(1):EL1-EL6, 2020.01.(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
(8) 通讯,The Effects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n Work Performance in Chinese Open-Plan Offices: A Laboratory Study. ACTA ACUSTICA UNITED WITH ACUSTICA 105(1):9-13, 2019.01.(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
(9) 三作,Effects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and reverberation time on the serial recall task in Chinese open-plan offices: A laboratory study Applied Acoustics 208: 109378 (11pages), 2023.(SCI收录)
(10) 三作,The effect of room acoustic quality levels on work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in open-plan offices: A laboratory study. Applied Acoustics 201(109096:1-9), 2022.(SCI收录)
(11) 三作,A laboratory study correlating serial recall performance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in open-plan offic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23(109943:1-10), 2022.(SCI收录)
(12) 三作,An investigation of acoustic environment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open-plan offices in China. Applied Acoustics 186(108447:1-11), 2022.(SCI收录)
(13) 三作,Optimization of Directivity of Point Source Array by Using Pseudostochastic Sequence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5(2), 2008.(SCI收录)
(14) 通讯,ISO 23351-1:2020《声学 家具组合体和封闭式结构的语音声级降低量测试方法 第1部分:实验室法》标准解读与应用研究.建筑科学41(12): xxx-xxx, 2025.(硕士生为1作)
(15) 通讯,不同布局类型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特征研究.建筑科学40(8): 236-241, 2024.(硕士生为1作)
(16) 通讯,南音声景的感知评价与心理恢复性效应.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4(6):702-706, 2023.(硕士生为1作)
(17) 通讯,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模拟与影响因素研究.建筑科学39(10): 168-175, 2023.(硕士生为1作)
(18) 通讯,ISO 3382-3:2022《声学 室内声学参量测量 第3部分:开放式办公室》标准解读与应用研究.建筑科学39(4): 263-273, 2023.(博士生为1作)
(19) 通讯,高校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多方法综合评价研究——以华侨大学教室为例.建筑与文化2021(4):135-137, 2021.(硕士生为1作)
(20) 通讯,掩蔽声环境对高校开放式研究室专业文献阅读的影响研究.建筑科学37(2):50-55, 2021.(硕士生为1作)
(21) 通讯,教室噪声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建筑科学36(12):145-151, 2020.(硕士生为1作)
(22) 通讯,语言清晰度与掩蔽效应对开放式办公室工作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建筑科学35(10):184-189, 2019.(硕士生为1作)
(23) 通讯,室内物理环境质量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影响研究——以高校开放式办公室为例.建筑科学35(6):9-17, 2019.(硕士生为1作)
(24) 通讯,大学校园交通噪声对学生英汉阅读学习的影响研究.建筑科学35(2):91-95, 2019.(硕士生为1作)
(25) 通讯,中英文授课方式下高校教室声环境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建筑科学34(6):43-48,81, 2018.(硕士生为1作)
(26) 通讯,基于学习效率视角下的高校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建筑科学33(12):9-15, 2017.(硕士生为1作)
(27) 通讯,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测评研究.建筑科学33(4):43-50, 2017.(硕士生为1作)
(28) 通讯,大学生公寓声环境调查与评价.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38(4):503-508, 2017.(硕士生为1作)
(29) 通讯,福清市中小学教室声环境调查与评价.建筑科学32(4):77-86, 2016.(硕士生为1作)
(30) 通讯,我国教室声环境研究浅析.中外建筑179(8):64-66, 2016.(硕士生为1作)
(31) 一作,全英教学模式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初探.中外建筑179(6):49-50, 2016.
(32) 通讯,户外公共观演空间的声学问题浅析.中外建筑179(5):48-50, 2016.(硕士生为1作)
(33) 通讯,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评价方法.中外建筑179(3):62-64, 2016.(硕士生为1作)
(34) 通讯,教室声环境研究进展综述.建筑科学31(8):35-40, 2015.(硕士生为1作)
(35) 一作,优化扬声器阵列的指向性与声功率级.应用声学27(2):125-130, 2008.
(36) 二作,改善扬声器阵列辐射特性的几种方法.电声技术31(7):31-35, 2007.
(37) 独立导师,基于多模态生理特征的开放式办公室语音传输指数对工作表现 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25)
(38) 独立导师,室内设计参量和耦合空间对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4)
(39) 独立导师,南音观演空间声学特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3)
(40) 独立导师,虚拟视听环境对办公室人员注意力恢复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2)
(41) 独立导师,开放式办公室声景恢复性效应研究——以鸟叫声和流水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21)
(42) 独立导师,教室噪声和混响时间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2020)
(43) 独立导师,汉语背景下开放式研究室声环境对英文科技文献阅读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9)
(44) 独立导师,公路噪声对高校学生英汉阅读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2018)
(45) 独立导师,基于指数评价法的基督新教教堂综合音质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7)
(46) 独立导师,高校开放式研究室声环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7)
(47) 独立导师,中国中小城市教室声环境研究——以福清市4所典型中小学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16)
(48) 发明专利,开放式办公室语言声衰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授权号:CN118797786B(授权日20241220),专利号:ZL202411260104.6(博士生为第一发明人)
(49) 发明专利,开放式办公室的噪声掩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授权号:CN117746828B(授权日20240430),专利号:ZL202410188893.0(博士生为第一发明人)
(50) 发明专利,扬声器阵列的优化方法及装置,授权号: CN1929697B(授权日20101013),专利号:ZL200610096525.5
(51) 发明专利,利用二次剩余序列相位延迟设置扬声器阵列的方法及装置,授权号: CN1929696B(授权日20100915),专利号:ZL200610096523.6
(52)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相位反相设置扬声器阵列的方法及装置,授权号: CN1933676B(授权日20100915),专利号:ZL200610096524.0
(53)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GB/T36075.3-2018《室内声学参量测量 第3 部分:开放式办公室》(发布日期2018-03-15)
(54)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GB/T16731-2023《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发布日期2023-03-17)
(55)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团体标准T/XMTM-4-2023《海峡两岸建筑声学术语对照》(发布日期2023-03-10)
(56) 标准规范,参与起草,地方标准DB3502/T 189—2025《海峡两岸建筑声学术语对照》(发布日期2025-04-09)
(57)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一等奖,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积木·乐园》(2020)
(58)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提名奖,“博地杯”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S.W.P Solar.Wind.Positive》(2013)
第三部分:城市(园林)声景
(1) 通讯,The effects of sound source dominance and pressure level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 green space. Applied Acoustics240(2025):110897184-193 (15pages), 2025.(博士生为1作, SCI收录)
(2) 通讯,Exploring Acoustic-Visual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urban Parks: Based on behavioral analysis. Ecological Indicators 162: 112022 (13pages), 2024.05.(博士生为1作, SCI收录)
(3) 通讯,An improved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 model for soundscape assessment in urban public open spaces.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30 (7):985-997, 2021.08.(硕士生为1作, SCI&SSCI收录)
(4) 一作,A method for assessing soundscape in urban parks based on the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 models. Applied Acoustics127(12):184-193, 2017.12.(SCI&SSCI收录)
(5) 通讯,声景感知对历史街区街道活力影响研究.建筑科学40(12): 197-204, 2024.(博士生为1作)
(6) 通讯,南音声景的感知评价与心理恢复性效应.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4(6):702-706, 2023.(硕士生为1作)
(7) 通讯,常见声元素对5类景观空间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4(3):356-365, 2023.(硕士生为1作)
(8) 通讯,城市健康步道声景调查及其对游客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 建筑科学, 38(10):116-122, 2022.(硕士生为1作)
(9) 通讯,海上栈道的日夜视听景观评价与对比分析.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3(6):736-742, 2022.(硕士生为1作)
(10) 通讯,声压级大小对鸟叫声和流水声恢复性效应的影响.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版) 43(5):612-618, 2022.(硕士生为1作)
(11) 通讯,实验室模拟与实地调查的声景评价对比研究.建筑科学37(8): 139-144, 2021.(硕士生为1作)
(12) 通讯,不同景观空间类型的声景评价研究.建筑科学36(8):57-63, 2020.(硕士生为1作)
(13) 通讯,旅游景区声景评价与对比研究.建筑科学35(6):141-148, 2019.(硕士生为1作)
(14) 通讯,大学校园声景观调查与研究.建筑科学33(8):59-67, 2017.(硕士生为1作)
(15) 通讯,城市公园声环境调研评价与优化设计探讨.中外建筑189(2):104-108, 2017.(本科生为1作)
(16) 通讯,城市广场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厦门五一广场为例.中外建筑189(1):90-93, 2017.(本科生为1作)
(17) 一作,拙政园声景观调查与评价.建筑科学32(8):138-142, 2016.
(18) 独立导师,公路噪声对绿色空间声环境质量及恢复效应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5)
(19) 独立导师,南音声景的心理和注意力恢复性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4)
(20) 独立导师,引入南音对厦门社区公园声景质量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3)
(21) 独立导师,不同景观空间声景观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21)
(22) 独立导师,泉州景区声景观调查与评价——基于游客调查法和“声漫步”调查法,硕士学位论文(2019)
(23)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金奖,“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青空行舟·鹭岛新声——未来飞行汽车站设计》(2024)
(24)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优秀奖,“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焕愈深声,未来蔚见青空行舟——健康城市理论下未来高密度办公街区的声景设计》(2024)
(25)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银奖,“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海丝古弦·Zayton新韵——泉州世遗文化下滨海公园未来声景观设计》(2023)
(26)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闽中闻遗,寄古愈今——非遗南音文化视角下互动声境的时空再塑》(2022)
(27) 竞赛获奖,指导老师,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闽泉遗“韵”·古城新“声”——泉州开元寺古城设计》(2022)
工作经历:
2018.12- 至今 教授(2018.12试聘,2019.12破格晋升)
2021.11-2023.11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挂职)
2015.01-2018.11 副教授
2012.02-2014.12 讲师
2016-2017 访问学者(香港理工大学)
2011-2012 研究助理(香港理工大学)
2009-2010 访问学者(美国普渡大学)
获得荣誉: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泉州市高级人才
华侨大学科研先进个人(2014-2016学年)
华侨大学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020-2022学年)
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
获第十三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作)(2018)
获第十四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通讯作者)(2020)
获第十五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通讯作者)(2022)
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2022.10)
获“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2020)
获第十届“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金奖(指导老师)(2024.12)
获第九届“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银奖(指导老师)(2023.12)
获第十届“金埔杯”国际城市景观设计大赛,优秀奖(指导老师)(2024.12)
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22.10)
获“博地杯”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提名奖(指导老师)(2013)
学术职务: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
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委员
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委员
厦门市生态建筑营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建筑科学》期刊编委(CSCD收录,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3级)
招生计划:(硕士/博士)
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绿色(健康)建筑、建筑与环境声学、城市声环境(声景观)等相关领域。
注重学生的个人品德、研究兴趣、团队精神及未来发展。
注重学生培养质量,每年招收名额严格控制。
招生要求:
对建筑技术科学兴趣浓厚
吃苦、耐劳、团结、努力、上进
兴趣科研、英语基础扎实者为宜
欢迎有兴趣学子们来信联系
邮箱地址:soundsgood_hqu@126.com
来信至少包含以下3部分内容:
(1) 本科学校、专业、成绩单。
(2) 考研第一志愿学校、考研专业代码、考试科目具体名称、成绩。
(3) 简历、英语水平、研究经历、未来规划等附加信息。
联系方式:
oudayi_hqu@126.com (工作邮箱)
soundsgood_hqu@126.com (招生邮箱)
相关链接:
华侨大学 www.hqu.edu.cn
华大建筑学院 https://jzxy.hqu.edu.cn/
华大研究生院 https://grs.hqu.edu.cn
单位个人网页
https://faculty.hqu.edu.cn/OuDayi/zh_CN/index.htm
https://jzxy.hqu.edu.cn/info/1176/9594.htm
https://jzxy.hqu.edu.cn/containe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76&wbnewsid=9594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Dayi_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