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周真明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81-11-1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 入职时间:2006-07-10
    • 所在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 办公地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土木学科实验大楼507室
    • 电子邮箱:
    • 在职信息:在岗
    • 职务:副系主任
    • 学科:市政工程
      环境工程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 华侨大学优秀党员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周真明,男,198111月,安徽枞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现任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副系主任主要从事水环境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底泥/沉积物治理及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省级2项、地市级4项、校级3项。参与服务于地方横向课题50余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申请发明专利40项,其中已授权20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

    一、科研项目

    1)主持纵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43污染沉积物生物沸石覆盖修复过程中氮迁移转化机制

    [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052污染底泥生物活性多层覆盖同步削减氮磷机制

    [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213污染底泥生物活性薄层覆盖修复过程氮磷迁移转化机制

    [4] 厦门市高校院所产学研项目3502Z20203044)“海沧湖水环境监测与研究服务”

    [5]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17Z025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产品在水环境除磷中的应用途径研究与大规模化生产

    [6] 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4Z128净水厂污泥资源化制备多功能水环境修复材料

    [7] 2015年度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15A12)

    [8] 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资助计划(ZQN-PY313污染底泥生物活性层覆盖修复过程中微生物菌群演替规律与作用机制

    [9]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4BS216生物沸石覆盖技术原位控制沉积物氮释放的效果及机理

    [10] 华侨大学侨办科研基金资助(11QZR07福建泉州水源水库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特征研究

     2主持/参与横向课题

    [1] 厦门中环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湖底泥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一体化装备研发

    [2] 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杏林湾水库底泥污染综合治理方法研究

    [3] 山东德隆博德尔环保装备发展有限公司,有机固废资源化/智慧化/一体化设备研发

    [4] 福建坤加建设有限公司,基于除磷材料的施工废水回用技术及其一体化装置研发

    [5] 杭州沁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能评估与关键技术参数优化

    [6]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河湖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与装置工程应用

    [7] 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基于除磷材料的除磷技术与装置研发

    [8]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第三方设计咨询

    [9]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集美乡村振兴项目后溪镇后溪(高铁桥至后溪水闸段)水体生态修复项目

    [10] 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排水管网溯源排查与改造技术研究

    [11] 苏州市平海排水服务有限公司翔安污水厂服务片区排水管网溯源排查过程中水质和水量检测与分析

    [12]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陵市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研、环评及设计。

    [13]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公司,厦门翔安张埭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与装置研究

    [14]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鼓浪屿污水管网系统建设规划。

    [15] 泉州市给排水协会,石狮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专家现场检查与评审。

    [16] 厦门东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新兴街管网排查及截污工程设计。

    [17]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带双核”铜仁至梵净山建设工程PPP项目慢行系统工程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18]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海沧分局,厦门海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水环境污染源分析和LID技术研究。

    [19]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海沧分局,厦门海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水系水质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计算方法研究。

    [20] 厦门市海沧建设局,厦门海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土壤下垫层下渗量、土壤污染物分析数学模型研究。

    [21] 厦门市翔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浯溪流域、东溪流域、汀溪干渠污染源调查。

    [22] 厦门市翔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翔安区东溪流域(翔安段)、九溪流域和龙东溪流域、汀溪干渠的一河一档一策编制。

    [23] 厦门市翔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翔安银鹭片区雨水管网污水溯源排查。

    [24] 厦门市翔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郑坂箱涵排污口污水流量监测。

    [25] 厦门市同安建设局,厦门市同安区埭头溪黑臭水体污染现状调研、应急治理工程评估及建议。

    [26] 厦门市同安建设局,厦门市同安区汀溪水库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管网完善可行性研究及施工图设计。

    [27]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高藻源水净水厂综合改进技术研究。

    [28] 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海绵城市试点在线监测站点建设及监测数据的信息上传对接服务。

    [29] 厦门海沧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海沧湖水质监测与研究。

    [30]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沧新阳主排洪渠底泥分析检测。

    [31] 厦门市筼筜湖管理中心,筼筜湖区底泥性状调查。

    [32] 厦门市同安建设局,厦门市同安区芸溪溪边段、埭头溪黑臭水体整治评估与销号。

    [33] 厦门市翔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翔安汀溪干渠水环境整治方案。

    [34] 山美水库管理处、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泉州山美水库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防治规划。

    [35]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泉州山美水库及惠女水库TNTP超标原因调查与整治方案研究。

    二、主要代表性专利

    [1] 一种净水厂污泥资源化制备底泥覆盖材料方法, 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610200212. 3

    [2] 一种水体污染底泥的修复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610242578. 7

    [3] 一种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活性覆盖板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910490943.X

    [4] 污染沉积物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修复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110450470.4

    [5] 生物浮床及微污染水体原位立体生物修复方法, 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310545247.7

    [6] 一种可调节式富营养化水体污染底泥覆盖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 201721540244.4

    [7] 一种污染底泥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用修复的一体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 201822066314.8

    [8] 一种组装式活性滤池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 201920456948.6

    [9] 一种净水厂污泥制备磁性锁磷剂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CN 201910496932.2

    [10] 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发明专利,申请CN 2020109369905

    [11] 一种滨海城市半咸水体污染底泥的沉水植物修复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号CN 2020109370194

    [12] 一种污泥基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分散染料废水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CN 2021116135742

    [13] 一种同步控制底泥氮磷释的活性覆盖板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CN 2021116115467

    、获荣誉、奖励情况

    [1] 2021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新型节能环保除磷材料制备和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2] 2021年华侨大学优秀党员称号.

    [3] 2015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排名第2,铁锰酸盐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四、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by catalysts derived from water treatment plant sludge for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Disperse Blue 56 and phosphat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Published Online. (SCI收录)

    [2] Remov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y biological aluminum-based P-inactivation agent (BA-P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3, 127: 187-196. (SCI收录)

    [3] Effect of aluminium-based P-inactivation agent (Al-PIA) capping on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diment.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22, 22(4): 1344-1354. (SCI收录)

    [4] Three kinds of active thin-layer capping materials for reducing the phosphorus load in eutrophic water bodyComparison in dynamic experi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29(11): 16427-16435. (SCI收录)

    [5] Four kinds of capping materials for controlling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lease from contaminated sediment using a static simulation experiment.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16(3): 29. (SCI收录)

    [6] Al-PHOSLOCK thin-layer capping to control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 effect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and phosphorus migration/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21, 21(6): 2474-2482. (SCI收录)

    [7]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capping on the control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 by activated thin-layer capping with Al-PI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8(14): 18062 - 18069. (SCI收录)

    [8] 河流底泥活性覆盖板的制备及其对城市内河底泥氮磷释放的抑制效果. 环境工程学报. 202115(6): 1927-1936.

    [9] 活性滤坝对城市内河中氮磷的削减效果.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15(3): 1016-1024.

    [10] 一种可调式覆盖床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4): 471-475.

    [11]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湖泊科学, 2019, 31(4): 961-968.(EI收录)

    [12]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的除磷特性. 环境化学, 2019, 38(2): 325-333.

    [13] Characteri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hosphorization and Solution pH in a Calcined Water Treatment Plant Sludg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25(19): 18510-18518. (SCI收录)  

    [14]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制备除磷材料工艺参数优化.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1): 51-56.

    [15] 生物沸石薄层覆盖削减亚热带水源水库氮负荷. 湖泊科学, 2017, 29(3): 567-574 . (EI收录)

    [16] 净水厂污泥覆盖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3): 347-351.

    [17] 生物沸石薄层覆盖削减富营养化水体磷负荷. 湖泊科学, 2016, 28(4): 726-733. (EI收录)

    [18] Remediation of nitrogen-contaminated sediment using bioreactive, thin-layer capping with biozeolite. Soil & Sediment Contamination, 2016, 25(1):89-100. (SCI收录)

    [19] Nitrogen reduction using bioreactive thin-layer capping (BTC) with biozeolite: A field experiment in a eutrophic riv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 42: 119-125. (SCI收录)  

    [20]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Ni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by polystyrene resin for trichloroethylene degrad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283: 730-739. (SCI收录)

    [21] Nitrogen reduction in eutrophic landscape river using bioactive multilayer capping (BMC) with biozeolite and sand.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3, 13(7): 1309-1317 (SCI收录).

    [22] Biozeolite capping for reducing nitrogen load of the ancient canal in Yangzhou City.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66 (2), 336-344. (SCI收录)

    [23] 山美水库流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总氮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4): 608-612.

    [24]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抑制效果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2(3): 309-312.

    [25]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2010, 4(1): 91-95.

    [26]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1(5): 576-579.

    [27] 山美水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2): 215-217.

    [28] 山美水库流域表层沉积物DDTs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2): 22-25.

    [29] 山美水库流域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454-457.

    [30] 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除藻效果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15): 13-16.

    [31] 于桥水库中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与上浮性能试验研究. 供水技术, 2007, 1(2): 14-17.

    [32] 强化原位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6 (5): 785-790.




    教育经历

    [1] 2010.9 -- 20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市政工程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学位

    [2] 2003.9 -- 2006.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市政工程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学位

    [3] 1999.9 -- 2003.7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安徽建筑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       大学本科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23.1 -- 至今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系副系主任      教授      在岗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

    [2] 2017.1 -- 2022.12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      副教授      在岗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

    [3] 2008.12 -- 2016.12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在岗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

    [4] 2006.7 -- 2008.11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助教      在岗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

    学术兼职

    [1] 国际水协会IWA会员


    [2] 国际水协会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


    [4] 福建省土建学会给排水分会委员


    [5] 福建省综合性评标专家


    [6] 福建省生态环境监测专家库专家


    [7] 厦门市科技局科技专家


    [8] 厦门市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评审专家


    [9] 厦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专家


    [10] 厦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家


    [11] 厦门市交通运输系统专家


    [12] 泉州市科技咨询与评估专家库专家


    [13] 泉州市科协科技专家库专家


    [14] 泉州市给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15] 泉州市给排水行业专家库专家


    [16] 泉州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专家


    [17] 厦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库专家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