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官网  English 
谢友福
赞  

副研究员(社会科学)

性别:男

入职时间:1988-08-08

所在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

办公地点:泉州校区李克砌办公楼207室 /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1720室

电子邮箱:

在职信息:在岗

曾获荣誉:

2025-01-29 202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3/9)

2008-07-09 主持教育部全国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项目(2008-2010,经费10万元)

2024-10-01 2023-2024年度《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杰出贡献管理者(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颁授)

2018-03-19 华侨大学第九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5/7)

2023-12-01 华侨大学2023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固中华、绽放世界”:侨校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排名第2)

2023-05-01 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美育+思政”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创新实践探索(排名第3)

2022-02-01 华侨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育人共同体:侨校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排名第3)

2021-11-01 2021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侨校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排名第2)

2020-12-01 2020年校级教师教学发展改革项目:“中外文化经典”全英文系列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研究(排名第2)

2021-04-01 福建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会通中外”:基于新文科的全英商科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排名第3)

2020-11-01 华侨大学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英语阅读》)(排名第2)

2020-08-25 华侨大学第十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4/8)

2014-03-06 201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3/5)

2015-07-02 华侨大学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2009-04-09 华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

2008-06-25 华侨大学教学名师奖暨第八届华侨大学教学优秀特别奖。

2002-09-10 华侨大学2002年度教学优秀特别奖。

2000-10-09 华侨大学97-99年度优秀教师。

1996-07-01 华侨大学199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1994-12-08 1993-1994年度华侨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手机版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外语学院往事:冠豸山游记

点击次数:

冠豸山游记

 

好事多磨砺 天公乐作美

 

外语学院教职工冠豸山之旅原定于五一劳动节,当时报名人数有一百多人之众。就在人们翘首以待之际,一场持续数日的阴雨天气让人望而却步。天气预报的言之凿凿让人信以为真,过后才知道当初的犹豫再三,乃是听信了坑爹的气象台和自己的胆小。幡然醒悟之时,断然决定在端午节出行,且风雨无阻,志在必行!总算表现出了该有的英雄气概。

然而,老天爷似乎还在考验着我们。6月10日(端午节假日第一天)清晨五点多,天空竟突如其来地下起滂沱大雨。眼看离原定6:30集合的时间越来越近,不禁忧心如焚。是直面风雨,还是退避三舍?纠结之间,天犹怜我,雨势渐渐减弱,天空也露出了曦微。在集合地点,只见人们三三两两地打着伞、拎着行包往校车上走,睡眼惺忪的脸上依旧写着忐忑。经过一阵慌乱的点名,原本报名的八十多号人如今只剩下六十多个,使得计划中的两辆大巴显得稀稀拉拉。临阵逃脱的人们纷纷发来短信,极力解释着各自犹豫的理由,似乎谁也不愿意承认对风雨的恐惧。于是,两辆大巴在蒙蒙细雨中带着迷茫的颤音向前进发,揭开了前程未卜的冠豸山之旅的序幕……

 

风云多变幻 黑妹也疯狂

 

汽车行进在西行的旅途上。一路上,早起的人们要么倚头小憩,要么叽叽喳喳地聊着,期间不忘转头看着窗外,看着那忽晴忽雨的天空,内心随着车轮的哐当作响而颤动着。乐观的人们总会用“十里不同天”、“东边太阳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之类的话儿,互相寻找着心理的慰藉;悲观的人们依旧是一脸狐疑,活生生地把额上的抬头纹拧成几道弧线,让人不忍卒读。毕竟大家心里都在寻思着:不知风雨之后的连城,是否会有令人欣喜的一弯彩虹?

旅行社派来的两个小女生导游,在人们迷迷糊糊的冥冥之中,用那微弱含糊的嗓音咕哝了几句,便兀自歪着头睡觉去了。倒是几个随行的小孩,带着稚嫩的童音叽叽喳喳地欢闹一阵,之后经不起睡意袭来,竟也悄无声息了。

汽车带着颤抖的轰鸣声艰难前进,终于到达了连城县城。还没等人们醒来,只听一阵沙哑浑厚的声音响起:“尊敬的各位华侨大学老师好!我是你们这次冠豸山之行的地陪,我叫黑妹!”。这位导游个子不高,声音虽然沙哑浑厚却颇具穿透力。那代表性的拖音、妙语连珠的口才,和着那不算高雅的逗趣艺术,直让人捧腹大笑,神情为之一振。人们纷纷揭开车帘,看着窗外的亮光,直呼老天爷给力!在导游的吆喝之下,人们鱼贯而出,迈着飘飘的步伐,到餐厅吃午饭去。

吃饭的地方是县城一家四星级酒店。人们甫一坐定,菜肴便依次上桌。饥饿的人们来不及仔细端详,便抡起筷子饕餮起来。一碗米饭下肚之后,人们终于睁开迷糊的双眼,开始评论着眼前的菜色,发现这是名副其实的素食,几乎是清一色的素菜。好不容易瞅见了一盘微型扣肉,却发现里头竟然混进了不少的萝卜片。于是,男人们开始怀念起学校自助餐的红烧肉,信誓旦旦地说回去之后一定不再挑剔抱怨,云云,给惊惶初定的旅行增添了几许欢乐。

 

峰回路转疑无路 无限风光在险峰

 

汤足饭饱之后,导游便急促地吆喝人们上车,朝着第一站景点冠豸山开拔。

终于到达了心驰神往的冠豸山脚下。抬头望去,神形秀迹的冠豸山在云雾缭绕之间多了几分空灵。沿着湿滑的山道拾级而上,一片片青林翠竹尽入眼帘。新雨过后,到处散发着清润的土木之气,让人们的心肺不禁为之噏动。这时候,太阳渐渐露出了脸儿,脚下的路也变得陡峭起来。山越来越高,天越来越热,步子也越来越艰难。几番峰回路转,人们已是汗流浃背了。在一处转角的凉亭,服务周到的当地人兜售着各种防暑解渴物品。汗涔涔的老院长毫不犹豫地选中了一把纸扇,悠然自得地摇将起来,脸上带着久违的惬意,引来不少人纷纷效仿,直夸老院长的远见卓识!凭借阵阵自助清风,一行人继续勇攀高峰,不再那般的举步维艰了。

第一处平坦开阔的景点是一座不甚起眼的草堂,墙上赫然写着林则徐、纪晓岚的大名,据说两人曾经云游至此,让人不禁心生敬仰。里面除了摆放着一排锣鼓吸引游客敲打,以及一排工艺品之外,未见什么新奇古迹。我无心细细品味,便继续拾级前行。后来才听说有几个老师在旁边小庙被一位僧侣游说捐出不低于100元的功德钱,不禁感叹这物质社会竟然让随喜功德变成了定价功德了。走过一处还算开阔的“一线天”,沿着山路拾级而下,人们来到了冠豸山的顶峰。只见这里四面环峰,左边峭壁上镌刻着“人长寿”几个走笔迂回的大字。右边的深涧之中,巍然耸立着一根石笋,就是冠豸山的代表性景点——“生命之根”了。尽管导游的解说快速委婉,游客们却心知肚明,暗自发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纷纷拍照留念起来。正前方登高之处是一处凉亭,凭栏眺望,群峦叠嶂,尽收眼底,不禁让我想起“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一千古绝句。

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一番,导游便吆喝着让人下山。下山的路共有365个石阶,且蜿蜒陡峭,布满青苔,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人仰马翻。这可苦了那些携带老人和小孩的老师了,怀里抱着小孩,手里牵着老人,还要承受下坡的“腿笑笑”(膝关节打抖),其艰难可想而知。好容易到达山下,人们早已双腿乏力,瘫坐在一处小茶站的长凳上,两眼发直,神情恍惚起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看,这么搞笑的警示牌英文!”。循声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木质警示牌上赫然写着“小心路滑(Caution: slippery surface)”,那英文表述让人忍俊不禁,哄然大笑。先前的紧张和疲劳,尽随那笑声烟消雾散。绕过小茶站,远处便是一处凉亭,算是人们观赏高空绝技表演的观众席了。坐在凉亭里,举头望去,只见两座险峰之间横亘着一条钢丝。在人们翘首以待之中,演出终于开始了。只见一个特技表演者骑着自行车沿着钢丝快速奔来,不时做着各种惊险动作,让人惊叹称奇。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马达声,另一位表演者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朝着自行车骑手奔去,会合之时,做着各种特技动作,让人在拍手称奇之中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

表演结束后,沿着蜿蜒曲折的水边栈道,人们来到了石门湖入口处,登上游船巡游一番。石门湖是一处人工围堰的水库。水库面积不小,蜿蜒散布于与青山翠木之间。游船乘风破浪,迂回转折。清凉的山风和着游船激起的浪花,给人们平添的几多凉意。来到一处峰回水面,只听黑妹导游用她那独有的夸张嗓音大喊一声:“猜猜看,转过去的地方是什么?”,就在人们一脸狐疑之时,黑妹突然拉长拉高嗓音说:“这就是冠豸山的另一处奇景——生命之门!”。人们循声望去,连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我想:莫道世人牵强附会,大自然总是在以某种神奇的魔力,雕琢出千奇百怪,让人们浮想联翩,印证着人生的种种存在和真实。

 

 

山城夜雨人踪少 把酒言欢豪情多

 

山城的夜色静谧空濛。马不停蹄奔忙一天的人们,完成了例行的晚饭之后,开始张罗着如何在夜色之中畅游山城。就在人们将要结伴出行时,天空飘起了雨丝,阵阵寒意兀地袭来。早些出门的人儿匆匆折回,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劝诫后面的人们别再出去了。无奈之际,几个男士找到了另一种娱乐方式,相约一起到饭馆小酌几杯。迎着蒙蒙细雨,几个人在街上逛了一圈,街上行人稀少,见到的尽是一些脏兮兮的路边大排档。于是只好折回离入住宾馆不远的一家还算干净的小餐馆。老板尽显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我们几个人高兴地围坐起来,点上几个下酒小菜,斟上满满的酒,推杯换盏起来,一种远离尘嚣的惬意涌上心头。大家暂时忘却了工作,忘记了忧愁,朗声谈笑,高声划拳行令,一解闲愁。酒酣耳热之后,一群人踏着飘飘的脚步,折回宾馆酣然入睡。一夜黄粱梦,酣然到天明。

 

一路放歌向天笑 童声稚语语多娇

 

第二天早晨,完成了例行的早餐之后,部队早早开拔,朝着红色小镇古田进发。一路上,黑妹导游极尽巧语,逗得大家阵阵捧腹。为了活跃气氛,减少途中舟车疲乏,黑妹开始鼓动大家飙歌。这一次,经验老到的黑妹盯住了旅行团中的小朋友,开始用煽动性的话语哄小朋友们唱歌。首先开唱的是燕梅的女儿。只见她落落大方地操起话筒,用高亢的嗓音、豪迈的气势唱起了国歌,让人忍不住要站起来面对国旗行注目礼。接下来是孙娜老师的女儿用那稚嫩的童音唱起了《荷塘夜色》,让人啧啧称赞,似乎回到了空灵静谧的世外桃源。紧接着轮到沈淑霞老师的儿子开唱(歌名记不清了)。虽说这小帅哥偶尔忘词,门牙漏风,可是唱起歌来倍有范儿,让人拍手称奇。还有一个小朋友唱歌时竟然忘不了打嗝,犹如磁带卡带一般,让人忍俊不禁。燕梅的女儿意犹未尽,又来了一首《歌唱祖国》,那种拳拳爱国之心,让大家觉得红色江山后继有人。蔡和存老师的儿子是这群小朋友中的“长者”,凭着过硬的功夫和认真执着,为大家演绎着一首专业的巨唱,其优美的歌声在车厢里回荡,绕梁不息。小朋友逗完了,我作为老朋友被黑妹推上了舞台,硬着头皮唱完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车站》两首歌,然后如惊弓之鸟般地撤退。面对这些小娃娃,我只好自我解嘲: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一乐。

 

古田小镇山川秀 红色情迷意方遒

 

一路的欢声笑语,不知不觉来到了上杭县古田镇。这是一个让人久仰大名的革命圣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古田会议会址地处上杭县古田镇,原名廖氏宗祠、又名万原祠,建于1848年。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在此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廖氏宗祠背后是青松翠竹,一排红色的大字“古田会议 永放光芒”格外醒目,让人肃然起敬。人们纷纷在合影台上照相留念,学院旅行团全体成员也照了合影。几个当地人(谐称“狗仔队”)端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照片冲洗出来兜售。看着照片效果不赖,也为了支持红色旅游产业,大家纷纷解囊买下照片。

俗话说:近朱者赤。到了红色圣地,大家的革命感情再次被深深唤起。这不,有的人绕着会址行走,似乎在寻觅革命故踪;有的人忙着从各个角度照相,恨不得把会址搬回家里似的。更可圈可点的是,不少人纷纷买下了八路军、红军的帽子,甚至没忘记帮自己的孩子也买了一顶。看着这一幕,我终于开怀释然: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红色征程后继有人。

 

龙崆探奇形迹浅  龙潭泛舟欢乐多

 

龙崆洞也叫龙硿洞,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龙崆洞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它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龙崆洞口,顿时觉得冷气逼人。在导游的引领下,一行人穿梭于钟乳石之间。昏暗的溶洞,在景观灯的映射下显出几分的神秘。“三分像,七分想象;不想不像,越想越像”。顺着导游的讲解,人们不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揣摩着眼前的一处处景象,不时发出会意的赞叹。有些过道逼仄狭小,人们只好猫着身子艰难穿行。这可害苦了陈汉卿、王景华这类高个子了。看着他们艰难地穿行,我不禁高声自夸到:我个小,我骄傲!话虽如此,我也深知这充其量是酸葡萄般的“阿Q精神胜利法”。终于接近出口了,眼前是一段蜿蜒的暗河。河上停放着几条小船,大家急不可耐地登上船,操起木桨划将起来。在一片忙乱之中,几条小船在狭窄的洞穴水面上横穿直撞,好似碰碰车一般,引得阵阵惊叫。我和另一位男老师首当其冲坐在船头划桨掌舵,无奈功夫欠佳,那船儿似乎不听使唤,左右冲撞着洞壁,还两次自动调头回转,让人焦心如焚。好不容易走出了洞口,只见眼前一亮:洞口出处竟是一汪碧潭,取名“龙潭湖”。刚出洞口的人们不禁惊叫起来,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叹。虽说水面宽了,可是很多人的划船技术却未见长进。船儿依旧在湖面上打转刮碰,不听使唤。情急之中,人们迅速检讨技术,调整对策。就在人们慢慢摸出门道时,导游便吆喝着敦促大家上岸。恋恋不舍的人们挥手作别龙潭湖,暗自思忖着回去如何在秋中湖和白鹭湖泛舟,好让自己的技术大有长进。我想:泛舟之乐在于合作。合作产生契合,契合增进感情。集体出行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青山不老人长在 浮生闲游乐此行

 

冠豸山之行在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到了返程的时候了。人们带着对红色之旅、绿色之旅的眷恋,踏上了回归之路。此时已接近傍晚,饥肠辘辘的人们,在回程的一处服务区停了下来,直奔便利店觅食去了。小小的点面已是人满为患。在这里,一个包子竟然卖到了五元钱。虽说这肉包个大,可是猛咬三口,仍然未见肉踪,让人好生着急,满心狐疑。说是贵了点,饥饿的人们毫不犹豫地拿下它饕餮一番。不久的光景,那小店的食品几乎被一扫而光。实在买不到吃的,就把从连城买来的豆腐干、地瓜干拿出来充饥,全然忘记这是准备带回去的战利品了。一顿大快朵颐过后,人们逐渐平静下来,在迷迷糊糊的夜色中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后记

就在回到泉州校区进门后不久,天空突降大雨。回味着这两天的旅程,我深深地感激老天爷是如此给力。

天若有情天无雨,行若逢时行有期。

是为记。

 

2013年6月12日记于泉州。


泉州校区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邮编:362021
厦门校区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